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动态业务动态
市司法局扎实推进综合矫正工作成效剪影
发布时间:2019-11-28 15:03:29    点击:3848次    [关闭本页]

综合矫正显成效 浪子回头金不换 

——市司法局扎实推进综合矫正工作成效剪影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新理念、新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拉升工作标杆,继续推广“6+6”综合社区矫正工作法,实施“一县一特色”教育矫正措施,积极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教育矫正活动,探索“菜单式”学习教育管理模式,努力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悔过自新,取得良好效果。

  剪影一:免费用餐被点赞

“为回报社会,每月10号、20号、30号环卫工人免费用餐。”

2018年4月份,濮阳市南乐县一家早餐店开张营业悬挂的横幅,在众多开业大吉条幅的最上方,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2017年9月,早餐店主张某在与妻子争吵时一时冲动致其妻子轻伤,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起初,张某始终不能相信自己因为家庭琐事争吵竟然成了罪犯,无颜面对昔日的妻子,对社区矫正也存有抵触情绪,拒绝与他人交流。

为了打开张某的内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罗永杰多次前去张某家中走访,推心置腹话家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对他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鼓励他正视问题,知错就改,重新生活;同时,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帮助其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解决其法律困惑。另外,除了帮助张某修炼“内功”外,罗永杰还组织张某和其他社区服刑人员,义务劳动清扫街道。通过开展小范围的集体活动等综合矫正的方式,让张某等社区服刑人员慢慢放下心理包袱,一点一点融入社会。

  “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了。”张某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剪影二:协助抓捕受表扬

崔某,男,因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2017年7月,崔某在华龙区司法局接受社区矫正。经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感染,以及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中学习和社区服务,崔某很快增强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但自己遵纪守法,而且还做到积极与犯罪分子作斗智斗勇,赢得群众称赞。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8年某月,崔某在某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时候,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神情不自然的人员。他不禁多看了对方几眼,才猛然想起来,自己前不久刚看过的网上通缉信息,那人就是一名诈骗犯。面对被通缉的犯罪分子,怎么办?当时崔某的朋友劝说崔某不要多管闲事,小心被打击报复。但是,朋友的劝说并未打消崔某心中的正义,他心里想的是如何协助警察抓捕这个逃犯不让他继续危害社会。崔某不顾朋友的劝阻,在不惊动逃犯的情况下拨打了110报警。为防止逃犯逃脱,在警察到来前,崔某表面显得若无其事,但却紧跟着那名逃犯。最后,警方火速出警,在与崔某接触后确认了那名逃犯的信息,在崔某协助下对该逃犯实施成功抓捕,消除了一个社会安全隐患。

后来,公安部门对其协助抓捕罪犯的行为进行了认定,华龙区司法局对崔某机智勇敢协助抓捕罪犯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剪影三:遇事“找法”促和谐

“非常感谢你们,在我服刑期间与我谈心,遇到生活中的问题,跑前跑后调查取证帮我解决,谢谢你们。”近日,在矫社区服刑人员李某激动地对濮阳市南乐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说,并把一面“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司法所。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南乐县120指挥中心、档案局征用李某所在村组的土地,因征地赔偿款数额产生争议,出现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隐患。因为受益于平时社区矫正中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面对矛盾问题,李某没有简单化处理,更没有丧失理智激化矛盾,而是首先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反映、汇报,寻求法律帮助。为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民转刑案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深入到李某家中,积极沟通,了解有关情况,又与村委班子成员赴征地现场查看,进行调解,最终涉征地的李某等六户村民与群众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征地补偿款得以顺利发放,避免邻里之间的纷争,维护了乡村和谐。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李某遇事冷静、遇事“找法”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勉励他继续保持遇事“找法”的做法并养成习惯,早日悔过自新、回归社会。李某为表示对矛盾纠纷顺利化解的感谢,就出现送锦旗的想法,出现了以上感人的一幕。

以上出现的社区服刑人员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令人想不到人生变化,只是濮阳市众多社区服刑人员“回头浪子”中的几个典型。在社区服刑期间,濮阳市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不离不弃,一次次的家访谈心,一次次法律讲解,一次次道德感化,一次次心理矫正,一次次帮扶解困,让他们学会了感恩社会,让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了遵纪守法使一个个社区服刑人员“浪子回头”,体现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

“维护社会和谐有我们在努力!”这是濮阳市社区矫正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心声,并且在全省社区服刑人员“正心行动”中,他们将继续努力开拓,争取取得更大的教育矫正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产品”和“放心产品”。

那么,市司法局综合矫正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实际上,综合矫正法主要运作模式分七大措施,并且针对每个社区服刑人员的性格特点和犯罪情况反复、多次适用,做到综合矫正、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悔过自新、回归社会。

一是开展一次个别谈话教育。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通过查看资料、谈心谈话以及必要的调查走访,详细了解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犯罪情况、家庭关系、亲友圈、犯罪风险点、思想动态、帮扶需求”等六种基本情况必知,为制定好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矫正夯实工作基础。

二是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宣讲。社区服刑人员总体上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或邀请的警官、律师等志愿人士开展法律宣讲,通过案例警示、法律灌输等方式,引导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有效提升其法律意识,养成尊崇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在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实行“双考”工作制度县(区)社区矫正中心在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对有文化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初考。乡镇司法所在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复考,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熟悉监管规定、服从教育管理,提升遵纪守规意识。  

三是举办一次道德宣讲活动。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采取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签订遵纪守法承诺书、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道德感化,提升道德水准,强化社区服刑人员自我改造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其重新违法犯罪。

四是开展一次亲情感化活动。积极发挥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在教育矫正中的独特作用,采取“面对面”交谈、“背靠背”交流等方式,进行亲情感化、友情感召,促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五是开展一次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大和情绪不稳定的状况,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别教育,极大地释放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效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确保不再重新违法犯罪。

六是开展一次“现身说法”活动。把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公开宣示,树立改造学习目标,引导带动其他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对社区服刑人员违法收监案例在社区矫正中心张榜公示,发挥案例警示作用,杜绝其违法违规的侥幸心理。

七是开展一次精准帮扶活动。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实际生活需求,对其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临时救助等精准帮扶活动,在政策范围内,切实解决社区服刑人员实际困难,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体现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   (社区矫正执法支队)

Copyright © 2024-2026   版权声明   主办:濮阳市司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11010111号-2   
联系方式:0393-4421664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与维护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