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2.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现阶段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国家帮助和兄弟民族互相支援与少数民族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民族工作“三和”的内容是什么?
各民族和睦相助,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5.民族团结关系有哪“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6.民族工作的“三句话”?
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维护"的内容?
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8.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民族提出“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9.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11.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2.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政治权利方面,充分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努力推进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3.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4.尊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规定?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相应节庆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5.关于禁止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行为的规定?
对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方式,不能不负责任地猎奇、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更不能加以丑化。
16.如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广适应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7.如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
18.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活动场所已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仍然进行宗教活动的,或者擅自设立宗教院校的,由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有违法所得、非法财物的,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19.擅自组织公民出境参加宗教方面的培训、会议、朝觐等活动的,或者擅自开展宗教教育培训的,由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活动,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最主要、最核心的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凝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圆好团结梦、实现发展梦、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