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濮阳市委政法委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以“三零”平安创建和“三诊”工作法为总抓手,着力推进“三四五”工程,注重增强主动性和统筹力,提高精准度和化解率,构建“面统筹、批处理、点剖析、事化解、人疏导”一体化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治理质量,精准推进一系列专题工作,千方百计为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提供稳定社会环境。
强机制 抓基层 维护稳定
2021年下半年以来,濮阳市委政法委着力完善组织、机构、人员、阵地、设备、基础“六个要素”,夯实政治安全的基层基础;着力形势、政策、法规、舆情、群体“五个研究”,做好政治安全的科学谋划;贯通排查、预警、防控、打击、处突、宣教“六个环节”,整合政治安全的工作链条;做到源头、网格、专项、系统、智能、长效“六个治理”,抓实政治安全的具体工作;聚合专门、部门、隐蔽、群体、技术“五个力量”,增强政治安全的整体合力;拧紧主体、分管、属地、部门“四个责任”,强化政治安全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实体化开展,该市强力推进县(区)、乡(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三化”提升,该市5县4区的县级综治中心、96个乡(镇)办综治中心完成提档升级,村(社区)综治中心达标2952个。该市出台《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深入开展网格化达标建设,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专兼职网格员队伍达到2.1万余名,研发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处置各类矛盾事件94万余件。
机制捋顺后的流畅运转也有力推动了反恐工作。该市紧扣一体联动一体作战责任链、动态掌控全面盯防监测链、硬件增强软件提升防控链、内业精细外业严密工作链“四个链条”;提升情报信息、技术手段、打击防范、应急处突“四个能力”;解决了长效机制不常态、责任链条扣不紧、风险叠加解不开、群防群治抓不实“四个问题”。
化矛盾 防命案 构建和谐
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濮阳市扎实推进重复信访积案集中专项治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起鹏要求,拧紧责任抓落实,起底清仓抓彻查,掰开揉碎抓研判,多源求解抓处置,化解积案抓风险,依法依策抓闭环,综合治理抓提升。
在濮阳市委政法委的要求引领下,清丰县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打造出行之有效的人民调解“1133模式”,即“一个协会凝心聚力,一个计划提升素质,三个激励机制激发动能,三个联动机制汇聚合力”。该模式实施以来,该县去年成功调解案件量大幅上升,信访量大幅下降,诉讼案件得到有效分流,85%的村成为“零上访”村。
同时,该市启动全市命案防范攻坚“百日行动”。市委政法委要求各县(区)、各政法部门和相关部门坚持有解思维,全面复盘近3年来全市命案发生情况,对“民转刑”案件进行延伸,摸清案件基本规律,查找内在原因,在溯源和复盘中寻找轨迹;深刻思考命案发生原因,明确命案防范工作方向及重点,在剖析和思考中深挖根源;精细社会治理,织密基层网格,消除各类隐患,在排查和化解中消除矛盾;大力实施法治宣传工程、乡村文明建设工程、农村生态再造工程“三大工程”,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今年以来,该市共投入各类力量18.3万余人次,走访群众913547人次,入户走访769511户次。其中,排查打工户226157户,租房户59324户,单身户16882户,困难户16032户,重病户3297户,“三失”户429户。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5757件,已化解5370件,化解率93.3%,赴京访人数同比下降45.5%。
抗疫情 保畅通 护航发展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压力,濮阳市委政法委要求全市政法系统在履职中做到精准防控与有效保障相统一、应急处突和规范运行相统一、智防技防与人防物防相统一、面上统筹与线下贯通相统一;做到不打乱仗,不搞人海战术,不干扰和冲击基本生产生活秩序,不搞机制空转;构建专班调度体系、综合联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具体服务体系。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孙起鹏说,全市政法各部门维稳调度必须细之又细,最大限度做到科学有序;具体行动必须快之又快,最大限度提升效能;技术操作必须精之又精,最大限度做到精准规范;整体管控必须严之又严,最大限度防止出现失控漏管;基础准备工作必须实之又实,最大限度保障到位;上下连动贯通必须紧之又紧,最大限度做到无缝衔接,要在关键时刻展现政法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政法保障。(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