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市委书记杨青玖在《关于落实李亚主任社区矫正工作专题调研要求的情况报告》上批示:“社区矫正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市司法局此项工作受到省人大调研肯定,应予鼓励,成绩面前更要认清形势,自觉查找提升空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调研后落实情况可通过适当方式报告省人大。”市长万正峰批示:“市司法局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突出教育帮扶,提升矫治实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望再接再厉,积极担当作为,创新实干,不断提升我市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批示:“省人大来濮视察调研后,人大要做好后续工作,形成工作闭环,善始善终。”充分肯定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濮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决策部署,克服财政困难,加大政策支持,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全力打造社区矫正“濮阳模式”,切实解决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瓶颈,取得一定成效。自2012年至今,该市各县区累计接收1.4万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
一、在机构设立上探索新路子。工作机构是执法平台,更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濮阳市司法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清丰县于2020年12月30日挂牌设立社区矫正局和事业性质的社区矫正执行中心,成为全省第一个探索“一局一中心”模式的县,解决了执法主体资格问题,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截止目前,濮阳市挂牌设立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南乐县、濮阳县、台前县、华龙区先后挂牌成立县社区矫正局,基本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全覆盖。市县级社区矫正机构的率先设立,为推进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高标准开展打造了工作平台、夯实了机构基础,《社区矫正法》关于社区矫正机构建设的要求在濮阳市落地见效。目前,全市已成立13个分片管理责任区,66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从事乡镇层面社区矫正管理和帮扶工作,“队建制”执法模式已在全市普遍推行。
二、在工作运行上创建新机制。良好的工作机制是推进工作、提升质效的有效抓手。濮阳市根据社区矫正工作实际需要,在全省率先实施社区矫正乡镇层面分片区管理的“队建制”执法模式,成立社区矫正片区化管理执法中队,将社区矫正工作职责与司法所适度分离,打造一支专职专责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实现了对乡镇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全覆盖。“队建制”工作机制的实施,既有效消除了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问题,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切实解决了司法所人少事多、执法能力弱的现实困难,使司法所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其他司法行政工作,实现了工作双赢,大大提升了社区矫正教育管理质效。目前,全市已成立13个分片管理责任区,66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从事乡镇层面社区矫正管理和帮扶工作,社区矫正“队建制”工作模式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在试点工作上实施新模式。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濮阳市在省厅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作用,在清丰县、台前县率先启动“社区矫正官”试点工作,着力在制度完善、组织架构上改革创新,制定完善《社区矫正官试点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和《权责清单》等五项配套性制度,制定了社区矫正官运作流程图,明确矫务长负责制,建立调查评估组、矫务室、法治室、责任区的“一组两室若干责任区”组织架构,搭建起总矫务长、矫务长、矫务员等工作运行模式,构建了社区矫正官试点工作的制度体系,为推进社区矫正官制度在全市铺开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目前,全市2个试点单位共50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被任命为社区矫正官,承担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任务。
四、在风险防控上摸索新办法。社区矫正执法风险时时存在,提前防范、全面排查至关重要。一是建立法律顾问定期值班制度。积极推进在县社区矫正中心设立律师工作室或设置律师值班岗,为社区矫正对象就近获得专业法律服务提供便利。目前,清丰县、台前县、范县均指派律师进驻社区矫正中心并发挥着积极的风险防控作用。二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排查整治活动,坚决守住社区矫正对象不发生“民转刑”或“刑转命”案件的安全底线。2021年度,排查整治活动共排查社区矫正对象1512人,排查出17件安全隐患,全部予以化解或指导予以解决。三是加大督导力度。在开展现场督导的基础上,建立市局支队人员网上督导县区工作机制,每日登录省平台开展网上督导活动,发现问题直接点对点督导县区解决,重大问题及时下发风险提醒函,强化层级监督,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
五、在教育帮扶上交出新答卷。如何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效果是长期困扰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一个痛点和障碍问题。濮阳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实施“建违法账本、列后果清单”的“账本式”“清单式”“案例式”“提醒式”“引导式”五项主题教育。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一本自身违法成本损失账本,帮助其认真分析计算因违法导致的人身自由、工作收入、父母子女亲情等八种成本损失,筛选出打架、酒驾、赌博以及不服从社区矫正管理等四种多发、高发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损失清单。通过深挖、分析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成因、类型和法律后果,使教育学习的内容能有效转化为悔过自新、警醒敬畏的自觉行动。目前,累计已有30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了损失账本、学习了成本损失清单内容并撰写心得体会。(社区矫正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