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濮阳市司法局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1-7 19:37:09    点击:10022次    [关闭本页]

 

为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濮阳市委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濮发〔2020〕17 号)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明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2年中期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全面形成“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质量,为我市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总体设计、全面覆盖。将所有财政资金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并延伸至下属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

坚持深度融合、公开透明。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各环节,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申报的前置条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申报、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将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局党委报告,向社会公开。

坚持压实责任、约束有力。明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同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考核、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性约束机制。

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既解决当前最紧迫问题,又聚焦提升覆盖面广、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项目实施效果。既全面落实绩效管理各项举措,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简化流程,注重推进实效。

三、任务目标

(一)聚焦全方位,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1. 加快实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围绕部门和单位职责、行业发展规划,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

2. 加强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范围从部分重大政策和项目逐步拓展到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政策和项目,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其资金使用效果。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及时清理退出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

(二)聚焦全过程,建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1. 预算决策环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要按照预算编审有关规定,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财政支持方式科学性和预算编制合理性,并形成绩效评估报告。

2. 预算编制环节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编制预算时要将绩效目标设置范围逐步从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扩大到部门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部门职能、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标准等设定,要与工作计划和预算资金相匹配,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做到导向明确、具体量化、合理可行。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的设置应当科学规范,必要时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

3. 预算执行环节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定期采集项目绩效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汇总分析方法,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认真分析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绩效目标完成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4. 决算环节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要对照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政策、项目实施效果以及部门整体绩效开展绩效自评,检验、评判各项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结果报送财政部门。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实施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可根据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绩效评价结束后要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如实反映绩效目标实现结果。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的基础资料要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5. 结果应用环节强化绩效评价刚性约束。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刚性约束。要根据评价结论和整改要求,及时组织整改并报送整改结果,形成“结果反馈、问题整改、绩效提升”的良性循环。

(三)聚焦全覆盖,构建预算绩效管理联动格局

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收入方面要重点关注收入质量、收入结构;支出方面要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特别是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其中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层层压实责任。

(二)推进配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与行政体制改革、机构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等的有效衔接,修改调整与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不相符的制度,切实提高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三)注重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和公众微信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绩效意识,培育绩效管理文化,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力度,健全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Copyright © 2024-2026   版权声明   主办:濮阳市司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11010111号-2   
联系方式:0393-4421664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与维护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