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司法局聚焦“四微”
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南乐县司法局搭建“微信群塔”工作平台,开启“互联网+社区矫正”管理新模式,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之间搭起沟通、管理、教育、学习的连心桥。
一是加强“微管理”,强化技防措施。在依托“社区矫正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开展定位巡查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共享实时位置”、“微信视频通话”等功能,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不定时随机抽查,通过要求服刑人员开启位置共享,打开视频通话功能扫视易识别位置的路标、标志性建筑等传送其所在位置信息,精准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向,弥补定位手机信号漂移等“技防”漏洞,建立县社区矫正执法大队“1+N”、乡镇司法所长“1+N”的技防监管网。生活在河南省南乐县福堪镇与河北省、山东省三省交界处的李某,定位手机信号经常会“漂移”到河北省大名县,容易被误认为超越规定活动区域。“自从有了微信塔群,向司法所领导报告实时位置方便、快捷、准确多了。”家住福堪镇的社区服刑人员李某这样说道。
二是开展“微教育”,拓展学习渠道。充分发挥微信互联互通功能,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送社区矫正有关法律法规、国家重大会议实时报道、法治小故事、传统美德新闻报道、身边的违规处罚案例等,动员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每日一学”活动。社区服刑人员可以在线学习和留言咨询,打破了传统教育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学习的随时化、随地化和随手化。南乐县社区矫正“微信塔群”建立以来,共推送法律小知识260余条,解答法律问题100余个,链接传统美德等新闻报道80余条,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效性。
三是传达“微关怀”,提升教矫效果。将各类技能培训、就业用工信息、节日问候、心灵鸡汤等推送到社区服刑人员微信塔群,通过社区服刑人员对信息的反映,及时发现社区服刑人员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跟进“一对一”单线帮教谈心,以“人性化”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小张因为感情受挫在群里发了的一个哭脸表情,细心的社区矫正塔群主(司法所长)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与其“一对一”单线谈心,鼓励其走出阴影,重树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2018年3月份小张已顺利解矫,但他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疑惑、开心不开心的事还是会通过微信求助他曾经的“矫正官”。
四是延伸“微交流”,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微信塔群”,县社区矫正中心及时做到工作相关要求和精神的上传下达,加强县、乡(镇)、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让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和协助矫正、为服刑人员做担保的村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最新动态,共同积极协助、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形成监管合力。 (南乐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