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司法局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司法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2011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为确保春节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 安全稳定,使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现将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领导重视,增强安全稳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认真地安排部署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要从本系统的实际出发,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节日值班,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稳定防范制度
要严格执行节日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领导要亲自带班,严格岗位责任制,值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要加强值班巡逻,尤其是夜间巡逻。重要部门和要害部位要重点防范,双人双岗。特别是监狱劳教场所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稳定规定。要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紧急、重大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节日期间,加强公车管理,除固定值班车外,其他车辆集中封存,非紧急情况不准动用,严禁利用公车旅游、购物、玩乐等私用;紧急情况下动用公车,必须请示办公室主任和分管领导。
三、监狱劳教场所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监狱劳教场所安全稳定是司法行政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监狱、市劳教所要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的首位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一要立足三个早字。为确保春节期间监狱劳教场所安全稳定,切实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二要抓住三个环节。强化监所干警全员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四防”事故发生;强化监(所)情教情分析,对排摸出来的重点人员逐一进行谈话教育,对重点人员采取严密的夹控措施。三要突出三个重点。坚持以防逃、防自杀、防群体性斗殴和防安全生产事故等工作为重点;将门卫、会见室、禁闭室等重要部位的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对罪犯劳教人员起床、洗漱、出收工、就诊、集体活动、晚就寝等时段强化管理。四要落实三项措施。改善罪犯劳教人员节日生活,增加节日伙食费,开展“帮扶济困送温暖”活动;组织开展球类、棋类、书法比赛和文艺晚会等文化体育活动,大力丰富罪犯劳教人员节日文化生活;妥善安排节日期间罪犯劳教人员亲情电话、会见等工作,消除其节日思乡情绪,安心服教。市监狱、市劳教所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领导职责,深入基层,亲临一线,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做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夯实基层安全稳定工作基础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把“执法公正、服务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认真开展好“千村大排查、万人大调解”百日专项行动,积极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特别是婚姻、家庭、邻里、消费等多发性纠纷,促进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要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解决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要认真做好本系统、本部门的信访工作,争取早办结案件,早解决问题,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负担,对于能在节前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允许拖到节后。要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好法制文艺节目,进一步丰富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利用节日期间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群众过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节日,为消除封建迷信、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五、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严格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执行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大吃大喝、互相宴请,不准用公款安排私人旅游和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用公款向领导干部和有关单位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准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用公款印制、发售、购买各种代币购物券(卡)。要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纪律,坚决制止岁末年初突击花钱和乱发钱物。要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树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风尚。
六、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切实关心群众生活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认真做好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要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专人、定点监管,对生活困难的对象集中走访,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节日期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慰问工作在一线的干警,走访离退休老同志、困难户,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过一个稳定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