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市司法局着力实施“一四八”工作计划,即:围绕“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一目标,实施“法律服务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法律保障助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宣传助力全民法律意识提高、队伍建设助力整体素质提升”这四项助力工程,实现“普法依法治理、司法考试、律师、法律援助、基层基础、信访、信息、新闻宣传”这八项工作跨入全省第一方阵。3个多月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精心组织,超前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四项助力工程”成效初现。
一、 法律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更加有效。一是市司法局率先在全省推出三项措施推动律师工作赶超发展。建立网上党校,依托网络,摆脱时间、地点限制,拓宽律师学习空间;完善律师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将全市282名执业律师诚信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方便社会监督律师;做好律师企业无缝隙对接,全市28家律师事务所的知名执业律师与24家重点服务企业和32家项目企业一对一对接,为其提供法律体检、法律知识巡讲等服务,增强企业规避法律风险能力。在3月份省司法厅召开的全省律师管理工作会议上,市司法局做了典型发言。二是注重发挥公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先后组织县(区)司法局长、公证处主任赴山东荷泽等地市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共谋发展大计,出台公证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管理办法,主动到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拓展业务,宣传公证。今年以来,已登门拜访85家中原油田企业,主动办理公证业务800余件。与有关部门达成意向,办理小额贷款担保合同3000余件,涉及合同标的额1000万余元。全市各公证机构推出微笑服务和预约服务,提高办证效率,缩短办证时限,法定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8%。三是司法鉴定工作全面推进。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司法鉴定工作。截止3月底,全市司法鉴定机构为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出具鉴定意见260件,办理惠民鉴定援助案件27件,减免收费6800余元。四是法律援助更加保障民生。调整了濮阳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取消了城乡差别,统一城乡经济困难标准,即以濮阳市市区最低工资作为我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使法律援助惠及到更多农村群众。充分发挥便民服务平台作用,挂牌成立了首家道路交通事故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触角,通过24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点、3000名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等有效提升法律援助的覆盖密度。开展了春节“法律援助送祝福”活动,全市发放春联1万份,编发手机短信10万条;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7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6%;接待群众来访2865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6%;“12348”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接听897人次。五是多措并举打造阳光司法考试。市司法局在司法考试防范作弊方面上狠下工夫,积极创新司法考试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管理效能。积极协调市委政法委将司法考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市政法部门凡被省市督考查处作弊人数超过3人的,年终取消评先资格。引进指纹认证系统,在报名审核中对每位考生全部进行指纹录入采集,考生入场实行严格指纹认证。实行考场全程电子影像监控,对考场实施网上实时监查,有效提高司法考试公信力。
二、法制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更加有力。一是监狱劳教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市监狱、市劳教所围绕维护安全稳定首要任务,确保“两会”期间社会大局稳定,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安全监管。认真开展违禁品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狱内违规违纪行为,预防狱内犯罪,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一季度共举办应急演练3次。市劳教所邀请专家举办消防知识讲座,组织开展消防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消防事故的水平。市监狱开展模拟服刑人员哄监闹狱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干警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全面加强硬件建设,市监狱投资12万元在监区安装高性能、全方位的手机信号屏蔽系统;市劳教所加紧推进戒毒综合楼项目建设。二是全系统信访态势稳定。加强信访源头治理,健全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开展陈年积案排查化解活动,注重协调联动,多管齐下解决信访案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带着感情和责任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信访诉求。积极推动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组织全市26家律师事务所250余名律师全部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接待信访群众,义务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月份,省司法厅召开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了濮阳市司法局经验。三是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加大调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指导各县(区)、乡(镇、办)安置帮教机构建立六类重点人员数据库,持续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录入核查工作,确保不脱管、不漏管。各县(区)及时召开社区矫正工作启动大会,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在3月份召开的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会议上,市司法局做了典型发言,得到省司法厅领导的高度评价。截止3月底,全市共调解各类纠纷1815起,调解成功1768起,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15起,化解和避免上访案件37件。共接收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276人,全部纳入帮教视线,帮教率为100%。全市共接受社区矫正人员516 人,解教132人,重新违法犯罪率为0。
三、法制宣传实践积极推进,更加务实。一是依法治市工作突出实施“236”工作计划。建好两个基地(濮阳市劳教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和颐和广场法治文化苑),实施三项工程(“精品法治社区”工程、“法律亮化工程”、“大学生村官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开展六项活动(“重点法律宣传月”活动、“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主题活动、“规范文明执法,助力龙城腾飞”法制征文活动、“千名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法律伴我成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全面提升依法治市工作水平。二是正式开通运行法治濮阳网。该网站设有法治要闻、通知公告、普法专题、法治创建、队伍建设、理论调研、行风建设、基层工作、司法鉴定、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10余个栏目。旨在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展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着力深化依法治理。三是活动开展扎实有效。集中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举办濮阳市2012年法制宣传暨税收宣传月新闻发布会,“健康出行 和谐税收”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到中原油田第五中学、南乐县寺庄乡西寺庄小学为青少年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四是内外宣传效果充分展示。注重培养宣传意识,人人眼中有信息,人人会宣传,把好的措施、经验、效果及时、准确、全面、恰到好处地推介宣传出去。截止目前,编发信息被上级信息刊物采用38条,其中《濮阳信息》专期刊发1期,《政府工作快讯》专期刊发3期,《濮阳市“一创双优”活动简报》专期刊发1期,《全市政法干部 “走基层、访民情、排民忧、促平安”活动快报》专期刊发2期。信息成绩位居市直党委系统134个单位第2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方阵。第一季度新闻宣传共发稿53 篇,其中省级以上30 篇,市级23篇。
四、队伍建设活力有效激发,更加彰显。新年上班第一天就组织干警到博物馆参观三李精神先进事迹展,采取学“三李”、理思路、建台账、开讲坛、推机制、比贡献等六项措施拉高标杆促提升,加压奋进求发展。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炳立参加全市“一把手”论坛,充分展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加压赶超形象。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提拔正副科级干部5名,轮岗14名,提高全局广大干警工作积极性。采取严格考勤、明查暗访、强化督察、严格考核等四项措施,向作风顽疾亮剑。围绕“思想不稳、责任不强、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标准不高、服务不优、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等八个方面开展大讨论,切实克服“懒、散、躁、乱、松、庸”等六种不良现象,扎实开展“规范化服务年”和“干警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活动。深入开展服务基层,着力当好基层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最需要的办事员,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活动,建立联系点制度,形成领导干部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锻炼了干警,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树立司法行政干警新形象。截止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10个活动工作组已累计召开座谈会、协调会20余次,走访农户1800余户,访问和接待群众800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6000余份,排查出治安隐患和问题9个,化解矛盾纠纷8起,收集整理意见建议30余条,制定具体帮扶措施15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走基层活动经验被《河南法制报》、《大河网》、《濮阳信息》《政府工作快讯》、《濮阳日报》等10余家媒体和信息刊物介绍。全系统10个活动工作组,个个亮点突出,成效显著,9个活动工作组成绩位居所在县(区)工作组前列。 (徐鉴 张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