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动态业务动态
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11-28 15:15:25    点击:4067次    [关闭本页]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以开展“六五”规划强化推进年为主题,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法治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法治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突出实施“236”工作计划,即:建好两个基地,实施三项工程,开展六项活动。今年以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精心组织,突出重点,超前谋划,全市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236”工作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具体,两个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按照“贴近法治实践、贴近群众需求”和“融入主流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原则,不断加大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力度,市劳教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已完成高起点规划、高精度设计,已于61日施工建设。二是依托全市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公园、广场等现有场所,建立法制教育阵地。428日,由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共同兴建的“颐和广场税收法治文化苑”建成开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申延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刚为法治文化苑开园揭幕,标志着我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二、周密部署,广泛参与,三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实行“精品法治社区”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按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标准,抓基层、打基础,早介入、早参与,做到建成一个、完善一个、规范一个,打造我市基层法治创建亮点,已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社区2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10个。二是实施“法律亮化工程”。416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和市依法治市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濮阳市“法律亮化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区)、市直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利用本地、本单位各类显示屏等影视设施,在不同时段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连续播放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内容,营造富有文化、亮丽多姿、流光溢彩的法制宣传模式,提升城市品位,形成良好的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氛围。市文明办和市依法治市办公室把各单位实施法律亮化工程的情况作为文明单位管理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考评内容,确保了法制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效果。三是实施“大学生村官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各县(区)结合组工干部培训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加强大学生村官法律培训,使之成为农村法律明白人、学法带头人,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满足基层农民的法律需求。至目前,已举办村级法律明白人培训11期,培训718人。举办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培训2期,培训152人。

三、稳步推进,形式多样,六项活动扎实开展。一是开展“重点法律宣传月”活动。35日,组织开展了以“百万家庭学法律,户户平安促和谐”为主题的“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刚参加活动并讲话。315日,组织开展了以“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市政府副市长沈运田参加活动并讲话。全市28个职能部门和76家企业参与宣传活动,参加活动人员1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41日,全市税收法制宣传和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市国税局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申延平参加启动仪式。围绕“税收  发展  民生”“和谐税收  助力中原”主题,举办了“健康出行、倡导文明、和谐税收”法制宣传、税歌大家唱等诸多宣传活动。二是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制定了《濮阳市开展“送法进企业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动实施方案》,424日,在中原油田召开了“送法进企业,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动座谈会,与30家大型企业对接,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三是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主题活动。526日,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华龙区黄河路办事处金北社区组织开展了“深化‘法律六进’服务文明城市创建  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部门工作人员,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法律进社区法律知识100问》500余本,接待群众咨询3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1份。321日,普法讲师团成员到中原油田各学校为6000余名师生举办法制讲座,进行法律咨询。四是开展“规范文明执法,助力龙城腾飞”法制征文活动。411日,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濮阳日报社、市依法治市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了以“规范文明执法,助力龙城腾飞”为主题的法制征文活动,目前已收到征文30余篇。五是开展“千名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自31日始,强力开展千名政法信访干部“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活动。按照一村(居)一组的原则,成立143个工作组,由143名市县区政法部门副县级干部带队,抽调近千名政法干警,对排查筛选的143个重点村(居)进行治理,共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5万余份,召开座谈会、群众会224次,解决问题134个,救助群众127人,为群众办好事206件。六是开展“法律伴我成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学生暑假期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沐浴法律阳光,健康快乐成长学法征文比赛。制作了《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文明家园——致全体市民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市直及油田中小学生送到千家万户,还利用教育局校讯通短信平台,家长学校等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宣传,增强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四、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开拓法制宣传新阵地。一是加强宣传媒体建设。创建开通了“法治濮阳网”,开辟法制宣传教育,深化依法治理新平台。在市龙城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交通路口和各社区入口处设立大型电子屏,宣传有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温馨提示。二是建立濮阳市警示教育基地。58日,全省规模最大、全国一流标准的濮阳市警示教育基地正式启动。省纪委常委、秘书长侯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自民,市委书记、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段喜中,市长、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盛国民等出席启动仪式,共同为警示教育基地触动启动球。三是强化阵地建设。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命名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形式,推动建成了一批功能全、规模大、档次高,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阵地。南乐县打造群众法治文艺演出团体,创办“乡村梨园春”,把戏曲舞台打造成法制宣传教育平台,“乡村梨园春”已有固定群众演员100余人,累计义务演出法制节目300余场(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省级法制教育基地,10个市级法制教育基地,形成了“市县有场馆、乡镇有中心、村居有站点”的层级式阵地网络,“抬头见法、遇事想法、办事循法”的风尚正逐步形成,法治文化阵地教育和引导功能初步显现。(李大伟)

Copyright © 2024-2026   版权声明   主办:濮阳市司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11010111号-2   
联系方式:0393-4421664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与维护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