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法律援助四个深化见成效。市法律援助中心深化基础建设、深化宣传理念、深化协作机制、深化应援尽援,升级改造接待大厅,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始终保持“12348”热线畅通。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突破2700件,义务接待法律咨询13000多人次,分别较去年增长36.7%和38.3%。
二是律师进乡村、进社区深受群众欢迎。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关注民需民生,促进公平正义”为主题的“进社区、进乡村”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义务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
三是公证办证开通绿色通道。全市公证机构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向群众发放便民卡、监督卡;推行“三不、三声、四心、四感”服务,共办理公证15337件,接受群众咨询22000余件,发放宣传材料42000余份。为年老、残疾、危重病人实行预约或上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四是司法鉴定扩大惠民范围。全市13家司法鉴定机构推出行风建设十项承诺,认真履行惠民承诺,对涉及残疾人、外出(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费用,共办理惠民法律援助案件98件,减免收费28000余元。
五是“人民调解春风化雨”成效明显。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人民调解员深入到村居、社区、厂矿、企业重点排查化解涉及民生的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共召开座谈会、协调会96次,走访群众12000多家,发放法律宣传资料38万余份,共排查矛盾纠纷6355件,调解案件9499件,成功调解9275件,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136件,化解和避免上访案件162件,制止大型械斗76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大力开展外出(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定了《濮阳市外出(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了组织领导,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为外出(来)务工就业人员义务解答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
七是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市监狱、市劳教所为保证生产安全,对所有罪犯、劳教学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市监狱通过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登记照相、开班培训、统一考试等几个环节,对60名罪犯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初级技能培训,并组织参加了全省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51名罪犯考试合格。
八是深化狱所务公开。市监狱、市劳教所认真开展狱(所)务公开,设置狱(所)务公开栏,设立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聘请了执法监督员。完善监狱长、劳教所长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面向社会公开接待,受理群众咨询,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市监狱向新入监罪犯及罪犯家属发放“狱务公开手册”168份,接待会见罪犯家属8300多人次。市劳教所共接待12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