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动态业务动态
我市社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11-28 15:12:44    点击:3854次    [关闭本页]

 

紧贴实际  突出特色  注重实效

我市社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社区为依托,把普法与创建“人文型”社区相结合,紧贴实际,突出特色,坚持“突出一条主线,做到三个结合,构建六类网络”,强力打造社区普法阵地,取得了显著成效。1016日,全省“法律进社区”专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会上,我市介绍了社区民主法治创建工作经验,得到省司法厅、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依法治省办公室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坚持突出“一条主线”。坚持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导、职能部门全面参与的工作主线,将“法律进社区”活动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社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司法行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有效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把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普法讲师团及社会志愿者队伍有机组织起来,深入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指导社区法制宣传工作。8月份,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全市61个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送法进社区、进家庭”专项宣传活动,共发放《法律进社区六五普法读本》2万余本,《社区居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5万余份,举办专场讲座30场,通过移动、联通客户端编发法治短信20余万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二是市直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市公检法部门、工商、税务、卫生、劳动、城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妇联、消协等部门和团体分别在每年的税法宣传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制宣传日期间深入社区大力开展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六五”普法以来,共在社区派发宣传单张数十万余份、联系卡3000余张,张贴宣传海报5000余份。

二、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法律进社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把法治文化建设融入濮阳的龙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等,拓展了民主法治社区建设的空间,丰富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内涵,提升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二是把“法律进社区”活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通过普法工作提高社区人员运用法律武器调处纠纷的能力,把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社区,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推进社区和谐稳定。三是把“法律进社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在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充分做好流动人口管理,狠抓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

三、积极构建“六类网络”。一是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网。市依法治市办公室通过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家庭)”活动和争创“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评比活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大量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分对象、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各社区都成立了居民法律学校,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中原油田在各社区服务中心都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文艺演出。二是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网。各县(区)在每个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室,建立和完善社区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如中原油田建立了中石化集团公司首家社会法庭,由退休法官、油田法律工作者以及德高望重、热心公益、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居民共34人担任社会法官和矛盾调解员,专门化解油田内部各类民事纠纷,依法、依理调解,及时解决问题。自201112月社会法庭成立以来,共调处纠纷156件,现场解答咨询疑惑260余人次。社会法庭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调解工作的始终,增强社区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形成“人人学法、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护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建立法律服务网。各社区均设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援助接待点,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开通“123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法律援助工作向社区延伸,对社区内贫、残、其他特殊对象,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构建“大援助”格局。四是建立重点法制宣传对象网。社区中最需要了解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群体是老年、残疾、失业、外来务工及生活困难等特殊群体,他们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更多地依赖于社区。针对社区这些普法重点对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建立部门法律宣传网。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中,突出宪法及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注重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各行业、各部门把部门法与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一同宣传,形成“N+4”全覆盖法律宣传模式。六是建立基层社区单位工作网。把握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居民的需要,对土地流转、房屋拆迁、婚姻家庭、信访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等涉及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范县、濮阳县和开发区把居民所反映的下岗职工再就业、供暖供热、低保发放、残疾人评残及享受低保等,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各种矛盾,使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的持续开展,使广大居民在社区内就能有效获得法律服务,接受法制教育,收到了突出成效。一是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不断增强,参与民主管理、运用法律知识文明解决邻里、家庭纠纷,依法办事理念不断增强。二是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自治章程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事务公示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得到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大有发展。三是社区治安环境和法制氛围进一步优化。社区的重大群体性纠纷、邻里纠纷、经济纠纷逐步减少,居民治安防范意识增强。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维护了社区稳定,促进了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建设。

(市依法治市办)

Copyright © 2024-2026   版权声明   主办:濮阳市司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11010111号-2   
联系方式:0393-4421664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与维护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