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证机构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以“服务民生、服务大局”为指导思想,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做好“五个坚持”,使公证服务真正做到便民、为民、利民。
一是坚持透明服务。严格执行便民工作制度,通过政务公开栏和服务项目一次性告知单等形式,全面、真实、准确地向服务对象公开办证依据、程序、时限、业务范围、收费标准办事流程等,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在我局网站上公布了公证处及公证员的诚信执业档案,接受社会监督。公证员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严格依法办证,不违法办“人情证”“关系证”,确保公证质量。
二是坚持便民服务。全市各公证处在办公场所设立专门服务接待区或接待大厅,放置申办公证须知和《法律服务投诉须知》等材料,设置休息座位,配备近视镜、老花镜等便民用具,供当事人阅读材料时使用,还配备了书报、饮水机、茶叶、纸杯等用具,以便当事人休息时使用。
三是坚持文明服务。思想上要求大家要树立“三种意识”:即把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的“家园意识”;主动把自己融入到濮阳发展的主流、融入濮阳干事创业的团队中去的“和谐意识”;工作不甘落后、有成就一番事业激情的“赶超意识”。服务上推行“三不、三声、四心、四感”服务,即:对待当事人要“不红脸、不计较、不争执”,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提供服务要热心、解释政策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办理公证要细心”,让当事人“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办事有放心感、出门有满意感”。
四是坚持优质服务。在办证过程中采取首问负责制,尽量缩短办证期限,对于时间紧迫或当事人要求尽快出证的案件,在不违反《公证程序规则》和确保公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当天可出具公证书;对不能一次性办结,需要补充材料的,给当事人出具补充证据的清单,并告知当事人取得证据的渠道,使当事人不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对不能受理的,公证员依据相关法律详细说明不能受理的理由,同时给予当事人合理化建议。
五是坚持畅通“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预约服务或者上门服务;对涉及残疾人、外出(来)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的公证事项,减收20%的公证费用。
(公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