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成绩 查摆差距 推进工作
——市司法局召开警务督察工作座谈会
会上,大家共同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两个文件,局机关党委通报了系统先进典型选树情况并对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局活动办通报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环节方案,局警务督察处、市监狱、市强戒所分别做了工作报告,对前8个月警务督察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后4个月工作做了周密安排部署。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座谈会查找出了警务督察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了2014年后4个月警务督察工作重点,理清了下一步推进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政工人事、警务督察、机关党建和老干部工作,袁文峰同志围绕“理念、责任、能量”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树立正确理念。正确的理念或思想对一个人的成长、处事、发展至关重要。政工干部、督察干警应该树立三种正确的理念。一是坚守理想信念。当前,我们国家在和平时期正在开展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其剧烈程度、涉及广度、触及深度,世所罕见。要想在改革大潮中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保持方向、保持清正,必须重视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高扬党性旗帜,以坚定的信仰、纯洁的道德、优良的作风做人做事做官,有效防止精神“软骨病”,真正做到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服务理念。不下大力,履不好督察职责;不用苦功,完不成督察使命,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敢于亮剑精神,保持对那些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的“混事警”,对那些不学无术、违规乱作为的“糊涂警”,对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爷警”,对那些作风不正、吃拿卡要的“腐败警”的高压态势,敢亮红牌、敢出重拳,引导干警履行好岗位职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真正树立警务督察工作权威。三是增强群众观念。警务督察工作,涉及干警切身利益、关系单位形象,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工作,多一些换位思考,多想管用的服务招数,持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摸实情、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高干警的幸福指数,大力提升警务督察工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敢于担当责任。“为官一日,尽责一天。”一个干部是否履职尽责,关键是看他敢不敢担当、是不是勇于创新、能不能抓好执行。一是增强担当意识。什么是担当?就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情,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一定要从事业需要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对自己狠一点,不怕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对工作韧一点,咬定青山不放松,瞄准目标争一流,持之以恒,永不松劲。真正要做到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切实通过担当精神,推进警务督察工作赶超发展。二是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警务督察工作始终,以时代的眼光审视工作,以宽广的视野谋划工作,做到超前思考、超前研究、超前谋划、超前服务,多角度思考,多换位思考,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出实招,避免警务督察工作照抄照搬无特色、面面俱到无重点、平平谈谈无作为、墨守成规无变化,推动重点工作出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创亮点,日常工作争一流,不断采取新举措、确立新目标、开辟新境界。三是增强执行意识。必须培养执行意识和执行力,坚持只争朝夕抓执行、雷厉风行去实干、扎扎实实推工作、锲而不舍促发展的原则,对于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党委定下的正确决策,必须争分夺秒、立即行动,做到思想反应快、工作部署快、落实目标快,针对小问题,采取大动作,干事讲效率,推进讲速度,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作落实到位,争取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三、汇聚向上能量。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一是提升学习能力。必须坚持通过学习提高综合素养,努力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思考得多一点,明确学习内容,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创新学习形式,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务求学习实效,解决好“学好学不好”的问题,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思维水平中提高对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做到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提升工作的本领。二是提升协作能力。古人说,“下君之策尽己之力,中君之策尽人之力,上君之策尽人之智”。警务督察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需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协作,共同创造团结共事、协作宽松的工作气氛,都要练就“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团结胸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九牛爬坡、个个用力,凝聚智慧、推进工作、成就事业。三是提升自律能力。必须加强自律意识,提升自律能力,做到自我管控自己,常思身居何位、该干何事、应负何责,把心思放在研究问题、推动工作、加快发展上,把身居的“官位”和手中的权力,作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平台和载体,年年岁岁不忘为群众分忧,时时刻刻不忘为百姓谋利。 (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