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积极采取三项措施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工作标准,拉升工作标杆,采取三项具体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
一、加强调研,制定改革措施立足“实”。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顺利开展,市司法局党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谋划、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一是加强调研,摸清情况。今年3月份,市司法局党委慎重研究,明确分管领导和专门负责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市监狱、市强戒所、各县区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调研,详细掌握社区矫正、减刑假释、狱务公开、劳教工作转型、律师规范执业以及创新普法教育机制等工作情况,为扎实做好司法体制改革摸情况、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10月份,根据司法体制改革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信息、宣传三个办事机构,搭建了有效推进工作开展的组织机构。三是制定方案,台账推进。制定《濮阳市司法局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科室分工方案》,明确了各科室承担的17项改革任务;出台学习调研、联席会议、信息宣传等六项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制度,确定了推进改革工作的机制;拟定《濮阳市司法局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台账》,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确保司法体制改革工作高质量推进。
二、注重协调,推进改革进展着眼“高”。市司法局坚持注重协调、务实重干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劳教工作转型、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以及狱务公开工作。首先,劳教工作转型高起点谋划。积极争取省编办、市编办下发市劳教所更名为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文件,进一步理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关系。认真完善戒毒工作硬件建设,安装完毕戒毒大院电网和综合戒毒楼教育矫治中心1楼防护网等硬件设施。着力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对干警业务培训,通过外出学习、专家辅导、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提升干警戒毒工作实战能力,使市强戒所完全达到收治标准,劳教工作转型进展迅速。其次,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工作高标准推进。积极协调市监狱各业务口工作对接,进一步完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管理制度,规范干警自由裁量权,明确减刑假释工作程序和时间节点,确保程序严格、时间严密、评议公开。大力开展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防止漏管、脱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第三,狱务公开高质量推开。积极推行狱务公开,把市监狱各业务口主要工作内容以及罪犯的计分考核、行政奖惩、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集体研究结果或最终决定情况等丰富内容予以公示,进一步明确“狱务公开”内容。在家属会见室和罪犯生活区设置了狱务公开栏、监狱长信箱,定期向罪犯、罪犯亲属及社会各界人士公示监狱减刑假释工作实施方案、减刑假释公告、罪犯减刑名单、市中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公告等工作情况。认真开展监狱长接待日活动,及时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及时向新入监罪犯及其亲属、来狱帮教的社会人士等发放《狱务公开手册》100余册,每年邀请“濮阳市监狱执法监督员”到监狱现场监督,扩大社会面监督。通过以上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促进司法体制改革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三、狠抓提升,落实改革成效突出“好”。围绕便民利民的主题,积极开展服务为民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加大投入升级改造罪犯会见室,提升罪犯亲情会见环境。市监狱先后投入1万余元,升级改造罪犯会见室,添置了空调2台,婴儿床2个,雨伞20余把,饮水机1台,座椅30余把,极大地方便了罪犯亲属会见。二是积极开展服务群众“五查五看”活动,提升干警服务形象。一查服务窗口干警佩带证件胸牌是否规范,看服务态度和使用礼貌用语是否到位;二查饮用水、纸杯、报刊等便民用品是否落实,看服务环境是否干净温馨;三查工作职责、服务流程等规章制度公开是否上墙,看服务群众的“阳光窗口”是否落实;四查便民利民服务机制是否建立,看工作措施是否落实;五查服务窗口便民卡是否制作,看让群众感受到服务零距离是否落实到位。通过扎实开展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质量,促进了监管改造,树立了司法行政干警的良好形象。
(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