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市“法律进社区”
工作推进现场会精神 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5月26日,我市召开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推进现场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邵景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结束后,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邵书记讲话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部署,掀起“法律进社区”工作新一轮高潮,为全市社区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推进现场会结束后,各县(区)迅速组织召开组织“法律进社区”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和邵书记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法律进社区”工作对于推进法治濮阳建设、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的重要意义,增强深化“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6月14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华龙区、开局区召开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制定方法措施,明确职责分工,部署“法律进社区”集中活动月工作。
二、周密部署、全市联动
各级各部门按照会议要求,坚持全市“一盘棋”思路,凝聚强大合力,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进社区”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开展“法律进社区”集中活动月工作方案》,组织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组织一系列“法律进社区”活动。华龙区司法局、开发区司法办按照集中宣传月活动要求,制定任务分解表,组织本地在关职能部门,实现市城区76个社区法治宣传全覆盖。各县司法局在本县各社区部署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做到全市统筹部署,分头组织实施,形成全市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市共组织260余家市、县(区)两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驻88个社区,其中:33家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驻33个市城区社区、广场、公园,开展2次以上法治宣传活动;华龙区确定16个重点社区,19个普通社区,组织35个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包负责;开发区确定8个重点社区;各县分别进驻2个以上重点社区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
三、措施得力、形式多样
此次“法律进社区”集中活动月确定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创新宣传载体、印发法治宣传资料等11项集中活动。一是要求各成员单位设定固定法律咨询点,统一悬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共建全国文明城市”条幅。结合单位实际,在定点社区建立法治橱窗、长廊、宣传栏、公园等法治宣传阵地,以法治宣传为重点,灵活安排宣传内容。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创作法治公益广告、戏曲、影视剧、书画等法治文艺作品,创新法治宣传载体。二是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充分发挥本单位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普法功能,建立新媒体普法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三是以“法治濮阳•百场千村(社区)万户行动”为载体,组织普法志愿服务宣传队、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在社区或人口密集地段设置法律咨询服务点,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公布咨询电话,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利用广场电子屏、移动电视、楼宇广告、手机短信等平台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四、严格要求、加强督导
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区)依法治县(区)办公室切实履行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主动沟通协调,提供有力保障。要求各成员单位兼顾宣传本行业法与国家基本法律同时进行,兼顾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与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同时进行,兼顾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同时进行,兼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与法治文化建设同时进行,按时进驻分包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把“法律进社区”工作作为对各县区和市直单位普法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定期通报活动开展情况,推动“法律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 (市依法治市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