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动态业务动态
我市荣获“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先进称号
发布时间:2019-11-28 15:08:07    点击:3858次    [关闭本页]

我市荣获“2011-2015年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先进称号

 

在近日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法治宣传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表彰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六五”普法(2011-2015年)以来,我市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六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各个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为法治濮阳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公民法律普及率达到总人口的90%以上。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六五”规划有效实施

一是精心部署,高起点谋划。2011年8月16日,召开全市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印发了《濮阳市2011—2015年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五年规划》,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开启了“六五”普法的新篇章。二是领导重视,强力推进落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有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导和批示,出席参加重大普法活动,安排专题视察督导。市委书记何雄在市委六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市的伟大实践,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市长赵瑞东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多次对“六五”普法工作进行视察调研三是齐抓共管,实现协调联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部门分工责任制,在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和各行业法律宣传日、周、月等时间节点,开展规模宏大、亮点纷呈的宣传活动,实现了全市一盘棋,各行业各层次全覆盖。

二、深化“法律六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推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努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先后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教授等数十位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法治讲座。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法用法无纸化统一考试,检验学法成果。二是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开展“千名干警送法下基层”活动、“千村大排查,万人大调解”百日专项活动、“法治濮阳百场千村(社区)万户行动”等送法下乡活动。“六五”普法以来,共为农村群众书写法治春联3万余幅,发放《居民常用法律知识宣传页》30万余份、《法律进农村法律知识和案例选编》6万本、《法治宣传宣传年历》10万余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3万张、普法扑克2万副、《法律知识宣传册100问》8万余本,提供免费法律服务3000场,解答群众咨询2万余人次。三是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养。组织市直、华龙区22个律师事务所、8个法律服务所、2个法律援助中心与市城区的60余个社区结成帮扶关系送法进万家。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活动,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家长学校等载体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宣传。开展了濮阳市送法律科技进社区暨科普电影巡回放映活动、“法雨夏露60社区”法治戏曲文艺巡演活动等送法进社区活动。“六五”以来,在全市各社区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近2000场(次),派发法治宣传单20万余份、法律服务联系卡10万张,张贴法治宣传海报2300张,有力地推进了社区普法工作。四是拓展青少年学生学用法渠道。通过普法知识竞赛,组织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法治征文、文艺演出、“法官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和在广播、电视、网站上开辟“法治园地”专栏等措施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2014年11月,举行濮阳市“法律进学校”推进会暨“点燃青春梦想,法律伴你成长”青少年法治教育巡展活动,制作39块展板在全市186所中小学校巡展,受教育学生80余万人。五是提高企业和单位人员守法用法意识。成立“濮阳市企业律师服务团”,聘任92名律师,与市级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建立了“直通车”制度,开展“濮阳市重点服务企业法律知识巡讲活动”共组织上门宣传服务600余次,组织免费培训30余次,培训企业人员3200余人次。六是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2013年10月,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法律进社区”专场推进会,介绍推广了我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经验做法。目前,全市两个县区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创建成1个全国民主法治社区、8个省级民主法治社区、4个省“十佳”民主法治社区、28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4个全国民主法治村、196个省级民主法治村、17个省级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68个市级民主法治村。

三、培育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宣传教育纵深发展

一是创作法治文艺作品,打造法治品牌。依托专业和群众性文艺团体、行业文艺演出队积极创作和编排具有濮阳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举办了全市首届法治文艺汇演,在第三届全省法治文艺汇演中,我市选送节目获得一等奖1个和二等奖3个。二是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居民眼前有法。建成了我市首个法治文化园——“颐和广场税收法治文化苑”,完善提升了一批法治公园、街区、长廊,展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使普法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典型。在农村刷写法治宣传标语8000余条,在全市设置法治宣传大型公益广告牌56块,制作大型电子屏18块,安装法治宣传灯箱360个。三是创新法治传播平台,普法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发挥手机、楼宇广告、户外显示屏等新型传媒优势,组织播放法治宣传内容。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立体实时全覆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开通了“法治濮阳网”,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指导于一体,成为我市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濮阳县开办法治手机报,南乐县创办了“普法梨园春”,清丰县成立了普法艺术团举办了“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濮阳市普法30年成果展”,制作展板80块,全面展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普法30年的发展历程。                      (市依法治市办)

 

Copyright © 2024-2026   版权声明   主办:濮阳市司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11010111号-2   
联系方式:0393-4421664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与维护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