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实施“一三一二”工程成效初显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深化创新、总结提升,着力实施“一三一二”工程,即:打造“龙都调解”一个品牌,突出“监所安全、法治宣传、服务经济”三项重点;强化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司法行政队伍,实现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两大提升。目前,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成效初显。年初,市司法局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目标暨平安建设考核中位居全省地市司法局第二;在全市综合表彰大会上荣获“综合考评一等奖”。近日,市司法局被省人社厅、省司法厅推荐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是全省仅3个获此殊荣的地市司法局之一。今年以来,市委书记何雄、市长宋殿宇、市委政法委书记邵景良、副市长王天阳等市领导先后对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批示表扬;市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信访、人民调解、党建、警务督察、戒毒等项工作在全国、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和全市专项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一、打造“龙都调解”品牌,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大胆创新人民调解“五四三二”工作模式(即聘用“五老“专职人民调解员;建立县乡村和专业调委会四个平台;实现民俗、政策、法律三位一体调解;建立网上网下两个快速通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思路,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大格局,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发现得早,调解得了,控制得好”,努力实现“小事儿不出村、大事儿不出乡、难事儿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确保不发生恶性民转刑案件发生。市领导邵景良、王天阳对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分别批示表扬。3月17日,市司法局在全省社区矫正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聘用五老调解员。聘请事业心强、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为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涌现出了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董玉祥、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傅从柱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全市共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325人。建立四个调解平台。各县区成立县(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在乡镇司法所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在行政村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各县区在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领域成立了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教育纠纷、征收纠纷、消费纠纷、环境污染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市司法局、市国资委联合成立了全省首家濮阳市国有企业改革人民调解委员会,填补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域专业人民调解组织的空白。目前,全市建立了以县为枢纽、乡为主体、村为基础,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无缝衔接、协调联动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格局。实行三级联调、三调联动。在各县区实行县乡村调解员民俗、政策、法律三位一体联合调解,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效率。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着重建立“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台前县法院、司法局联合成立诉调对接中心,选派专职调解员进驻法院,接受法院委托调解案件。濮阳县规范“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审查—受理—立案—调解—反馈工作流程,实现了矛盾化解与信访稳定的有机融合。建立两个快速通道。探索“互联网+调解”模式,建立“龙都调解”微信客户端,构建矛盾纠纷线上线下两个快速通道,实行两个通道申请、两个通道受理、网上预约、线下调解,做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至目前,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4237件,其中复杂疑难案件245件,防止民转刑案件9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7件,防止群体性械斗5件。
二、突出三项工作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确保监所安全。强化安全首位意识,扎实推进“五项机制”和“四防一体化”建设,持续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各项制度,杜绝戒毒人员脱逃、毒品流入场所、所内发案。始终把对戒毒人员教育戒治作为戒毒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教育矫治、戒毒医疗和康复训练工作水平。强化法治宣传。今年是“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实施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抓好“七五”普法规划组织实施,重点学习宣传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培育法治信仰。2月21日,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暨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何雄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春节期间,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过年之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小区、乡镇、村居,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法律常识宣传页,法律宣传年历,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和法律援助事项。3月15日,在市文化艺术广场举办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地税、中国移动、百姓量贩等100多家单位和企业组成1200余人维权方队,受理群众投诉咨询。4月1日,《濮阳市马颊河保护条例》宣传月活动启动,该条例是我市建市以来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宣传活动。服务经济发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服务为民,精准发力,持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18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2%,接待来电来访1098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3%。今年1月,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吴颖等3人被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华龙区法律援助中心被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省司法厅向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市领导何雄、宋殿宇、邵景良、王天阳批示表扬。2月28日,我市在全国法律援助早期介入研讨会上交流经验。今年以来,我市广泛深入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积极引导律师、公证员等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为政府重大决策和重大行政执法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大力推进法律服务向社区、乡村延伸,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3月23日,我市成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中心”和“律师投诉受理查处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律师执业保障机制,规范了律师执业行为,有力促进我市律师事业健康发展。至目前,全市律师先后与50余家企业对接,开展法制教育讲座10余场次。全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公证330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1%。
三、强化队伍建设,为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契机,围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机关”目标,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高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加强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的五大建设,着力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制度五项内容,强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组织党员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抄写党章,筑牢基础学、聚焦问题改、扭住关键做。局机关党委、市律协党委先后被市委表彰为“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1月23日,市直机关、企业、学校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市司法局在会议上交流经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提拔正科级领导干部6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队伍战斗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分级分类分层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警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完善责任机制、工作机制、奖惩考核机制,激发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执法执纪监督。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纪律约束,持续改进作风,树立浩然正气。不断加大警务督察工作力度,创新标准化管理模式,有效发挥“监督、查纠、服务、保护”的职能作用,以警务督察工作为抓手,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3月30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警务督察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肖余生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景良出席会议并致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召开了廉政恳谈会,对局机关和市戒毒所15名新任职正科级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加强了干部职工廉政教育。组织参加了“阳光热线”栏目,开展纪检干部“一准则一条例一规则”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遵守纪律意识。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