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A
是否同意对外公开:同意
濮司〔2024〕14号 签发人:李宏峰
濮阳市司法局
关于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56号建议的答复
肖改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的宣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作为普法的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的一项战略任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濮阳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通报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以社区为立足点,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定期进行排查,定期交流情况信息,落实专门帮教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确保不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团市委、公安、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对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文化市场、社区治安环境进行联合整治。多部门协作联动,构建了对问题未成年人的联合帮教机制、困难未成年人的联合帮扶机制、广大未成年人联合教育和服务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拓展阵地,精选载体,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拓展完善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实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高标准扩建。组织戒毒所干警深入公园、广场、社区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二是依托法院未成年人法庭、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维权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三是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办未成年人法治专栏(版、刊)、讲座等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四是在乡村、社区普遍建立了“法治宣传栏(橱窗)”、法律学习室(图书角)等,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五是以“法律进学校”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法治讲座、上法治课、发放法治宣传资料、以案说法、提供义务法治宣传咨询等形式,为广大未成年人学生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六是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未成年人法治征文”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六是加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我市先后建成濮阳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台前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搭建平台。范县平安建设体验馆采用VR技术,对青少年开展远离毒品、遵规守法教育,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
三、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不断推进未成年人学法用法法治实践活动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教育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连续两次组织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加强各级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二是上好“开学第一课”。每逢春、秋季开学,全市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采取现场宣讲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校在校生普及法律常识,有效预防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三是利用寒暑假开展未成年人学生法治教育。我市每年在假期到来之际,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相继组织开展了“法律伴我成长”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和“争当小小普法员”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四是重视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调查研究工作。通过与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结合,先后开展了未成年人远离“黄、赌、毒”调研、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等多次专题调研活动,为我市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参考。五是不断加大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力度。设立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宪法晨读、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宪法演讲、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许兆军 电话:0393-66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