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四位一体”打造服务型机关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市司法局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融合“理念、能力、载体、机制”为一体,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濮阳赶超发展服务。
一、抓关键:强化服务理念,激发助发展、系民生的主体活力。市司法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强化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警服务意识。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先后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中央、省领导同志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等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知识测试、“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为司法行政添光彩”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广大党员干警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二是树立“大服务”党建工作理念。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会、讨论会等多种调研形式,加强调研论证,牢固确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机关党建工作理念,准确把握机关党建功能定位,自觉把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把服务寓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三是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先后组织开展 “学党章、温誓词、唱‘吃亏歌’”活动、“学党章、做奉献、树形象”活动, 组织干警参加“濮阳人看濮阳”观摩活动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去年以来,共组织副县级领导干部论坛4次,参与人员280多人;组织科级干部论坛9次,参与人员460多人;领导辅导、专家报告和考察学习5次,参与人员320多人;撰写“一把手”研究文章23篇;收集征文468篇,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打基础:提升服务能力,锤炼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员队伍。市司法局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为重要载体,创新举措,精心组织,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警的服务能力。一是突出学习培训。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莫纪宏为机关党员干警做《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专题报告,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参加全市政法大讲坛,坚持每周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领头雁的作用,局长带头上题为《大力弘扬“三李”精神,助力中原经济文化建设》的主题党课,政治部主任带头开设周六政工讲坛,购置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担当》、《做最好的干部》等书籍,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墙报、橱窗、宣传栏、信息简报、文学园地等组织党员学习。去年以来,共组织机关党员参加市委组织部网络自主选学培训100多人次;参加市(县、区)人事部门举办的任职培训500多人次;参加市(县、区)委政法委组织的政法干警理想信念短期培训700多人次;参加省厅组织的警衔培训和警务督察培训等162人。通过有效组织各类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广大党员干警的党性修养,提升了机关党员干警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览全局的能力。二是坚持典型引领。举办了“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报告会,组建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市监狱、市劳教所做和县区司法局巡回报告,开展“向身边模范、身边典型学习”活动。目前,在司法行政干警中正广泛开展向樊冠钰同志学习活动;在法律服务行业开展了向“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市法律援助中心学习的活动。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争一流的热潮。三是坚持点面结合。局机关、市监狱、市劳教所、市律协党委分别组织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单位(示范岗)”、“三讲三提升”等活动,举办“立足本职学三李,满怀激情干工作”论坛、如何当好“一把手”论坛,举办征文、演讲、座谈会等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推动点上学习的深入开展,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警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搭平台:创新服务载体,完善宽领域、全覆盖的运行体系。市司法局以抓载体建平台为重要途径,持之以恒地开展以优化服务为主旨的实践活动,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一是以“坚持创新创优,深化主题活动”为重点,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党员干警“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改进作风、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活动,建立完善“大服务、大调解、大援助、大普法、大学习、大整改”六大体系,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推出“九项举措”,服务全市三项重点工作集中攻坚行动,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科学跨越发展增添新活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在“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活动中,市司法局共抽调10名县级干部、37名科级干部,分包2个信访问题村、8个治安问题村(社区),涉及濮阳市5县2区,先后组织300多名党员干部,共走访困难群众1000多户,帮扶困难群众500多户,解决重大疑难信访案件15件,帮助农村、社区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0多件,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展示了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走基层活动经验被《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大河网》、《濮阳信息》《政府工作快讯》、《濮阳日报》等10余家媒体和信息刊物介绍;在开展“改进作风、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活动中,归纳出10个方面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节点推进,取得良好效果。二是以“狠抓窗口建设,注重示范引领”为重点,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开展“加强效能建设,打造亲民司法”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警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推进“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共产党员奉献岗”、“三亮三比三评”等工作,努力打造机关服务品牌,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市律协党委通过组建多项律师服务团,积极参与“法律服务年”、党员律师“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无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展“倾情法律援助、勇担社会责任”、“关注民需民生、促进公平正义”等活动,市中信公证处“共产党员奉献岗”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在开展的“微笑服务”主题活动中,3名同志先后被授予“微笑之星”称号;市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全市经济困难标准,深化应援尽援,开展“法律援助与农民工同行”等活动,服务民生,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以“整合城乡资源,开展双联双创”为重点,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基层的工作体系。市司法局采取组织干警挂职锻炼、深入基层帮助工作、与基层党员结对帮扶,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在“双联双创”活动中,市司法局95名党员干警与濮阳县五星乡大井村党员结对帮扶,先后为该村配备价值4万余的体育健身器材,无偿捐赠长条桌50个、办公桌10个、沙发5套等办公用具,今年春节前夕,以清新之风慰问了大井村困难党员群众,市监狱、市劳教所也分别对包村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将大米、食用油、面粉、春联等慰问品分别送到群众手中。同时,还为该村群众赠送了《农村干部法律知识手册》、《农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农村居民法律知识常识》等法制宣传资料,受到了该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全市“双联双创”工作座谈会上,市司法局做了典型发言。四是以“保障党员权利,打造活力机关”为重点,构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干警的工作体系。建立落实党内重大事项通报、党内情况反映等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实施党内关怀,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举办庆“五一”、迎“五四”趣味运动会,八里沟、九莲山党日活动、党员干警拓展训练等特色文体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机关党员干警职工的活力。
四、强抓手:健全服务机制,构建重规范、务长效的保障机制。市司法局以抓机制立规矩为重要手段,努力强化以服务为目标的制度设计。一是健全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干警共同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工作规范,保证机关党组织服务系统的高效运转。建立健全10多项党组织工作制度,形成党委书记带头抓、基层党委重视抓、机关党委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服务群众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的工作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完善考评办法。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公正、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实行考核结果运用与目标考评、评先评优“两挂钩”,并作为基层党组织评优评先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13年6月,市司法局在全省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今年年初,经过群众推荐、民主测评、党委研究等程序,表彰了36名优秀党员和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每人发放奖金600元,提拔交流优秀党员干部19名;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信息、内网和网上党校的宣传优势,对市中信公证处、市法律援助中心等先进单位和“百日攻坚”优秀党员进行全方位宣扬;定期召开直属机关党组织建设座谈会,相互学习借鉴先进单位成功做法和经验,有效激发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热情,推动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