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2
11

当前位置: 首页>>党纪学习教育

余辉映得夕阳好 一片丹心献民调

发布日期:2008-04-08 作者:濮阳市司法局

——记台前县侯庙镇人民调解员董玉祥     省司法厅十二楼会议室,近二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主席台上,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在讲述他的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经历和体会。他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他叫董玉祥,现年68岁,台前县侯庙镇调委会调解员。1995年从中学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镇领导找到他,想让他发挥余热,在司法所帮忙,当一名专职调解员。想到能为镇里出点力,能为乡亲们办点事,他欣然接受了任务,谁知一干就是十多年。12年来,他调解民事纠纷1400多起,走遍了侯庙镇的村村户户、沟沟坎坎。不管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哪里有矛盾纠纷,他就出现在哪里。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老董”,把他当成了他们的熟人、亲人、家里人。他先后被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表彰为“国家级先进个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离退休发挥作用先进个人”,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省关工委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标兵”。市司法局先后两次给他记个人三等功。河南电视台、濮阳电视台、《老人春秋》、《河南法制报》、《濮阳日报》对他的事迹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借古喻今巧调解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调解纠纷时,老董注意利用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以古喻今,进行调解。他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从所读书籍、报刊中收集了许多传统的典故:如邻里相处的故事“仁义胡同”,赡养孝顺老人的故事“董永卖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鱼”等。他还摘抄编选了“劝世做人五字文”、“邻里关系七字歌”等。根据当事人的文化水平,对号入座。有文化的人,就让他先读文章,不认字的,老董就给他讲述,让当事人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然后讲解法律,调解矛盾纠纷。兰赵村村民兰某翻盖房子时,与邻居发生争执。此事到了老董那里,他了解到,当事人一个是离休干部,一个是退休老教师,文化水平很高,又很要面子。根据这种情况,在调解中老董就向他们讲述了“仁义胡同”的典故,并诵读古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听完此故事,两位老人面带惭愧之色。老董又趁热打铁,讲述了现在的公民道德规范,并当场赋诗一首:“团结友善礼让邻,邻里和睦胜亲人,大动干戈人耻笑,仁义胡同传古今”。两位老人都笑了。在调解中老董又发现他们的儿子关系密切,不想两位老人因此争来争去伤和气,于是他又让孩子分头做自已老人的工作。经两次调解,老人的思想疙瘩解开了,双方达成了协议。 临危不惧化干戈   侯庙镇是两省、四县、八乡交界处,边界纠纷时有发生。2005年,孟庄村与山东省阳谷县金斗营乡花五村,因牛羊啃青发生纠纷。受损的花五村民一怒之下将孟庄十几只羊拉去,有的被宰杀,有的被卖掉,最后所剩无几。孟庄村民不甘示弱,趁花五村村民收秋时强行扣押了马车、三轮车。花五村村民立即集聚了30多名青壮年,拿着镰刀、铁锨向孟庄村宣战,一场大型械斗一触即发。得到消息后,老董和司法所两位同志及时赶到。他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冲到了双方中间,制止了一场大型械斗的发生。第二天,他们又同阳谷县金斗营乡司法所联系,经双方共同调解,最后达成了协议。又通过广播,宣传法律知识,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他们这种与边界接壤地区开展联防联调工作的做法,避免了大量跨省、跨边纠纷的发生,有力地促进了接边地区的社会稳定。他们的成功经验,被司法部誉为“台前模式”进行宣传推广。 苦口婆心促团圆   侯庙镇二合村村民姜某在山东维坊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被机器绞掉了一条胳膊,虽获得了3万元赔偿,但落得个终生残废。妻子看到断臂的丈夫,对未来的日子感到渺茫。夫妻关系日渐冷淡,后来发展到要闹离婚。村干部闻讯后,邀请老董前去调解。通过走访群众,他得知二人原来是自由恋爱结婚,婚姻基础较好,工伤事故虽然给夫妻感情造成了裂痕,但是还没有达到非得离婚的地步。老董连续4天前往他们家,讲夫妻恩、儿女情,以及党和人民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鼓励他们不要灰心,重新振作,勤劳致富。经过多次苦口婆心的调解,终于使一个快要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他又联系有关单位,帮助他们夫妻在镇开发区开办了一家服装专卖店,办理了营业执照,享受了残疾人税收、管理的优惠政策,生意红红火火。镇上人都说,“他们小两口能有今天,都是多亏了老董啊!” 他今年虽然已经68岁了,但仍然奔波在民调第一线。有人不理解地问他:“老董,你这么大年纪,跑前跑后,图个啥?”他这样回答:“我是一个老党员,不图名,不图利,能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好事,我打心眼里乐意”。也有人问他“你打算干到啥时候啊?”他就笑笑说:“啥时候腿脚走不动了,我才停止哩!”。          (吴文士)